今年全美最火网红 这个85岁老太太出院了(组图)

最高法庭发言人表示,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在接受手术后已经于周二从出院,并在家中休养。

(image)


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在接受手术后已经于周二从出院。(图片来源:美联社)

“金斯伯格法官昨天从医院出院,正在家中休养。”最高法院公共信息官Kathy Arberg周三在电子邮件中说。

据CNN报道,85岁的金斯伯格上周五在纽约市的Memorial Sloan Kettering医院接受手术,从左肺取出两个癌结节。

法庭上周表示,没有迹象表面还有疾患遗留,大法官的身体的其他部位也没有疾病。

金斯伯格在11月7日于自己的办公室摔倒后也曾住院治疗,她有三根肋骨骨折。

法院表示,这两个恶癌结节是在那次肋骨骨折治疗中“偶然发现”的。

金斯伯格曾经得过两次癌症。她在1999年接受了结直肠癌手术,在2009年接受了早期胰腺癌治疗。

作为自由派法律象征,金斯伯格自被任命大法官后已经在最高法院任职25年。她曾表示自己会一直任职知道不能继续工作为止,并表示至少会在工作5年。

最高法院将在明年1月4日重新工作。



新闻链接>>

全美最火网红是个85岁的老太太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鲁斯·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85岁的老太太,是现在全美国最受爱戴的人,没有之一。

是的,爱戴。我觉得用这个词很合适。

如果这个时代还有什么公众人物担当得起这个词,那找遍美国也就只有她了。

(image)


也有人说她是国宝、是第一网红,这些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按理说,大法官和普通人的生活相距很远,又总是一副严肃神秘的样子。

其他大法官,美国人可能连名字都叫不出。

但金斯伯格不一样。她的影响力早就超出了政治和法律的范畴而进入了流行的领域,成为大众流行文化的一个符号。

(image)


市面上有很多讲她的图书、电影和电视节目。

光是今年就有两部关于她的电影上演,一部是纪录片“RBG”,另一部是以讲她在70年代时一个经典案子的故事片“性别标准”(On the Basis of Sex)。

SNL经常用她来恶搞,网上有很多用她的形象创作的拼贴画、海报,Tumblr上有专门制作收集这些材料的博客。

(image)


(image)


(image)


当然,表情包更是数不胜数。

(image)


她成为了一个酷酷的时尚符号,人们把她的形象做成纹身、美甲、T恤、项链首饰、万圣节的装扮,还发明了用她的名字命名的鸡尾酒。

(image)


(image)


所以美国人给了她一个绰号,“Notorious RBG”,直译过来的意思是“臭名昭著的RBG”。

这个名号来自于说唱歌手“Notorious B.I.G”,当然大家用notorioius来形容RBG,其实是赞美她身上那种狂拽炫酷谁也不屌的摇滚态度。

在美国人心目中,85岁不唱摇滚的RBG,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摇滚老炮。

(image)


1、命硬

老太太的命真的特别硬。

今年11月7日,她在办公室不慎摔倒,当时没有在意,晚上觉得不舒服才去了医院,检查发现摔断了三根肋骨。

当时这个新闻让大家的心一下子揪紧了,要知道85岁的老人家,身体出点什么状况都很可能是致命的。

网上甚至很多人开玩笑说,“要是RBG需要肋骨,就把我的肋骨拿走吧!”

结果没想到的是,星期五,她就从医院出院回去上班了。

更神奇的是,在后续检查的时候医生发现她的肺部组织出现了几处癌变,万幸的是还只是早期。

上周五,她又一次住院,把肺部那几个小瘤子给切掉了。当时网上又有人开玩笑说,“要是RBG需要肺,我立马就跳上去纽约的头一班飞机把肺捐给她。”

昨天美联社报道老太太恢复状况良好,手术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她的精神状态也不错,虽然还在留院观察,但已经在病床上重新开始了工作。

(image)


一般来说,肺癌发现的时候都已经是晚期了,老太太要不是摔了这一跤,可能还发现不了,那一跤简直如同上帝给她的一个暗示。

但是,这样神奇的剧情,在金斯伯格的人生里已经上演过好几次了。

1999年,她66岁的时候,因为胃部感染去医院,医生发现她患了结肠癌,同样还是早期。随后她做了手术和化疗,但这段期间她没有错过一天的工作。

2007年,她74岁,同样是在做体检时偶然发现患了胰腺癌,随后入院做了手术,她同样一天也没有缺席工作。

除此之外,她分别在2012年和2013年同样摔断过肋骨,2014年还做了心脏支架手术。但每一次,她都能很快痊愈,重新变得元气满满投入工作。

这样的命真是硬得不可思议,她的健身教练评价说“她像钉子一样硬 (She’s tough as nails)”。

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一共有9位,终身制,只要自己不主动退休,就可以一直做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当大家都担心老太太的身体健康时,她说,“你们放心吧,我今年才85岁,我的同事都工作到了90岁,我至少还有5年时间。

从1999年第一次得癌症后,她就开始健身,每周健身两三次,每次做20个俯卧撑。网上还有很多她做平板支撑和举哑铃的图片。

(image)


(image)


2014年她做完那次心脏手术后没多久,有次在办公室接待几名前来拜访的作家。对方问金斯伯格,想要对那些仰慕她的年轻人说点什么。

她想了想说:“你就告诉他们,我下星期就重新开始做俯卧撑。”

2、硬核

当然,美国人喜欢金斯伯格不只是因为她命硬,更是因为她还有一颗硬核摇滚的心。

从外表看,她身材不高,而且内向沉默、温和克制、乃至带点害羞。

但是,在需要坚持自己立场的时候,她从来不害怕站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发出最坚定的声音。

(image)


在她1993年当上大法官之前,她就已经是美国性别平等运动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如果没有当年她的努力,性别平等在美国推进的步伐会慢很多。

在那个年代,美国还是一个充满性别歧视的社会,当时大多数人完全没有性别平等的意识。

1956年,她考进哈佛法学院,全院500多名男生,女生却只有9名。

在学校的一次晚宴上,当时哈佛法学院院长直接问这9名女生,“你们为什么来哈佛抢男人的位置?”

后来因为丈夫去纽约工作,她也转学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学院。

在哈佛和哥大,她都是最优秀的学生,成绩名列前茅,还担任了《哈佛法律评论》和《哥大法律评论》的编辑。

可是毕业后,纽约所有的律师事务所都因为她的女性身份而拒绝了她。直到她在哥大的教授威胁说,“如果不要Ruth,以后再也别想我给你推荐哥大的学生”,她这才找到了一份工作。

这些个人经历让金斯伯格意识到,这个社会赖以运行的某些规则是错误的。

70年代,性别平等运动在美国轰轰烈烈地兴起,女性走上街头游行,为自己争取权益。

但是金斯伯格并不是一个喜欢社会运动的人,她的专长还是在法律领域。

她发现,全美国有几千部联邦和各个州的法律里有歧视女性的规定。

很多条文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荒谬可笑到不可理喻的程度,但它们确确实实曾经是美国法院执法的依据。

比如,“丈夫是一家之主,他应该决定一家人住在哪里,妻子应该无条件地服从”;再比如,“公司可以合法解雇怀孕妇女”;再比如 ,“女性申请银行信用卡要征得丈夫的同意,需要丈夫签字认可”。

金斯伯格想改变这样的法律,更想改变整个社会的观念,于是她在自己教课的大学里开设了“性别与法律”课程。

(image)


同时,她还在美国民权同盟创立了女性权利项目,参与了300多起关于女性平等权益的案件。

比如1973年的 Frontiero v. Richardson 案。

空军女军官 Sharron Frontiero 发现自己在结婚后没有拿到其他已婚男性军官都有的住房补贴,她以为是弄错了,于是就跑去问上级。结果上级疑惑地看着她问:

“能够让你参军就已经是很大的照顾了,你还想要什么?”

她一级一级地投诉,得到的答复都一样。她又咨询律师,律师说军队的做法严格来说没有错,法律就是这么规定的,如果要想改变,就得打官司。

金斯伯格听说这件事,主动找到了 Frontiero,表示自己对这个案子有兴趣。

官司最后打到最高法院,金斯伯格看着法庭上的9名男性大法官,意识到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把人分为男性和女性区别对待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于是,她滔滔不绝地开始讲述美国历史上女性曾经遭受的不公平的待遇,解释如果基于性别而对人进行分类,不但不是对女性的保护,而是对她们权益的伤害。

法官们听得入神,一次也没有打断金斯伯格。

最后判决结果,8:1,女军官胜诉。

金斯伯格一直强调的是,她不是为女性争取特权,她真正在意和努力争取的,是人与人的“平等”,是让每一个人都不会因为性别的不同而被区别对待。

所以,在她代理的官司里,也有不少是为遭受不公平对待的男性争取权益。

比如1975年的一个案子,Stephen Weidenfeld 的妻子在生孩子时由于羊水栓塞过世,他去社保中心领单亲津贴,但被拒绝,理由是“那是孩子母亲才能领取的津贴”。

案子同样打到最高法院,最后全票通过胜诉,9名大法官一致判定照顾孩子的单身父亲也有权领取单亲津贴。

整个70年代,金斯伯格在美国最高法院打了6个有里程碑意义的官司,其中5个胜诉。

是她,让性别平等的观念在美国深入人心,也为实现两性平等一步一步铺平了法律道路。

1993年,比尔·克林顿提名金斯伯格担任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在参议院表决时以96:3的高票通过。

(image)


在之前两百多年的美国历史里,最高法院的9名大法官几乎全是男性,直到1981年才出现了第一位女性大法官,而金斯伯格则是有史以来第二位女性大法官。

到今天金斯伯格已经当了25年的大法官,而最高法院的9名大法官里也已经同时有了3位女性。

金斯伯格最广为流传的一段名言是:

“经常有人问我,最高法院里要有多少名女性大法官才比较合适?我总是回答说,要有9名。听到这话大家都很震惊。

可是,很多年里这9人全是男性,却从来没有人觉得那有什么问题。”

金斯伯格的意思并不是说9名大法官一定要全是女性这个社会才是正常的,她只是想借此挑战一下我们潜移默化里接受的认知。

前几年有一本关于她的传记,书名就叫“我反对”(I dissent)。

(image)


当整个社会的运行规则都出了问题的时候,金斯伯格选择做一个站在主流对立面的异议者,去反对、去挑战那些错误的规则,最终改变了整个社会。

(image)


美国人喜欢、敬重金斯伯格,正是因为她有这样一颗摇滚硬核的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